集体诉讼在中国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集体诉讼的源起

当弱小个体(个人)的权益受到强势方(往往是大企业)的侵害,或因求告无门、或因成本高于收益,弱小个体往往难以维护自身权益。

小到买了爱奇艺会员还要继续花钱超前点播、买了会员暂停播放时被插播广告,大到骑车时被闪送员、外卖员撞倒,喝三聚氰胺牛奶,被侵吞资产(例如风骚律师中的养老院)。当个人难以维护自身权益,强势的大企业就会管不住自己的手,以擦边甚至违法的方式从我们的兜里往外强行掏钱。

法律可以用于维护我们的权益,但其成本十分高昂,个人权衡利弊之后,会放弃不太严重的侵害的维护。大企业因而得以不道德甚至不法的方式获利,这不符合法律对公正的追求,也会使人们丧失对法律的信赖。

集体诉讼应运而生,专门从事集体诉讼的律师,可以通过寻求这些弱小个体的一小部分的同意,代表全体被侵权人,要求大企业进行赔偿。集体诉讼制度通过集合微小个体的力量,斩断大企业贪婪的手,并可以给被侵害的个体一些微小补偿。虽然扣除律师费后补偿也所剩无几,但这一制度可以震慑大企业,监督他们以合法、道德的方式经营,可以减少未来其他的侵害。

集体诉讼制度,暗合天道。

中国特色集体诉讼制度——集团诉讼/代表人诉讼

中国的法制仍在完善,并没有完善的集体诉讼制度。政府也秉承中国千年的儒家传统,始终坚持减少诉讼的方针,不想看到太多诉讼。

商家很少担心消费者集团诉讼。众多个人一盘散沙,不足成事。至于消费者协会,行动很迟缓,法律未授权其提起集团诉讼,当然也没有明确的相关制度设计。

在中国特色的证券代表人诉讼制度中,需要依靠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和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才能动用集体诉讼的强力武器——“默示加入、明示退出”。如果个人想要自发提起诉讼,就需要律师逐一联系个人明示加入,导致这一制度成本高昂、效率不高,对上市公司的威慑力不强。

中国特色集体诉讼制度就好像中国的盲道——存在,但断断续续、摆满自行车,没法使用。

集体诉讼补完计划

为了弥补这一制度缺陷,笔者拟从两方面协助补充中国特色集体诉讼制度。

介绍集体诉讼知识。本站将不定期搬运英文世界集体诉讼相关知识,帮助更多人了解集体诉讼之利弊,或许当读者成长为未来的全国人大代表时,就是中国集体诉讼制度完善之时。

建立当前可行的中国特色集体诉讼方案。感谢中国的政务信息化进程,中国各地初步实现了诉讼电子化,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立案,部分地区部分案件连审判也可以诉讼电子化。本站将通过分享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涉及金额较小的诉讼的自动化文书模板,帮助个人维护自身的权益。

希望本站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推动完善中国集体诉讼相关立法,使人之道近于天之道。